关于提高大学生防骗意识的通知
学生各班:
为构建平安校园,全面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我院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同学们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防范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现将几类常见诈骗手段告知,各班级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请同学们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1、以推销商品、帮助勤工助学的方式诈骗
以帮助勤工助学为诱饵,推销文具,化妆品和超市打折卡,引诱学生参加大学生俱乐部的课程培训以及非法传销等。对于此类案件,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去正规、合法的职业介绍所找工作;遇到非法招工时,要及时报警。
2、冒充大学生诈骗
冒充某大学的学生,以调研为名,声称与老师走散,身上没钱,或通过描述悲惨遭遇来博取学生的同情,同时用借手机打电话、借银行卡转账等名义骗手机、骗钱。对于此类情况,遇到陌生人过分热情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存有侥幸占便宜的心理,不要将陌生人带至银行取款机处取款,遇事要冷静。
3、短信诈骗
利用手机发布虚假信息,如提示手机号码中奖、冒充移动公司等,诱使受害人往其指定账户汇款,骗取钱财。对于此类事宜不能轻信,可通过拨打当地的“114”或其他有关部门核实号码,以辨别短信内容的真伪。
4、利用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冒用医院医生、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等身份,使用电话等通信工具,虚构突发事故,要求学生或其家长往某地送钱、往指定账户或银行卡汇款的行为。对于此类事宜,同学们应注意,在与人交往时,不要随便将自己和家长的信息告诉给陌生人;当接到此类电话时,要提高警惕,与其他同学、老师核实具体情况。
5、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形式不断变异或更新,网络购物诈骗、就业招聘诈骗、网络钓鱼诈骗、虚假中奖诈骗、网游装备诈骗等,诱惑性和隐蔽性很强。同学们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发布的虚假信息,网络购物要选择合法性可以确认的网站进行,不贪图便宜,不轻易通过搜索、链接进入网站;不要在非银行网页里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客户号及支付密码、动态密码等相关个人保密的重要信息;在正规网站购物时,一定要通过诸如“支付宝”等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付款项,付款有保障。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