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作出规定。(具体见《新视点新概念》第十三期 P63)
《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指南。
一、新时代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重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布局的重大创新。
二、新时代党建总体布局的统领地位
新时代党建总体布局(5+2):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党的政治建设处于统领地位和首要位置。思想建设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加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加强政治建设,并将政治建设的经验进行理论升华,使之成为思想理论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组织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选拔与培养离不开党的政治建设。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在选人用人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只有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培养出更多政治上靠得住的党员干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因此中央将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作风建设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离不开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好的政治生态。坚持“纪律挺在前面”,要将党的纪律建设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但在党的六大纪律中,政治纪律摆在首位。以制度规范行为,依法依规治党是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抓制度建设,就是坚持用法治法规的方式管党治党,如此才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从严治党。
三、高校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
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高校党建质量全面提高的固本之举。
《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从政治领导、政治信仰、政治标准、政治功能、政治能力、政治生态、 政治建设责任等七个方面作出系统安排部署,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行动指南。
第一个方面是强化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
包括四条具体措施,概括而言,一是按党的要求办学立校;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领导的体制;四是高校评价机制改革突出政治导向。
1.按党的要求办学立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政治属性。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对照高等教育“四个服务”要求,系统 梳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综合改革方案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3.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领导的体制,确保党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4.高校评价机制改革突出政治导向,就是要深化高校评价机制改革,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学科专业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学术成果评比等重要指标。
第二个方面是坚定干部师生政治信仰。
这部分内容着重强化党员干部、教师和青年学生三个对象主体的政治信仰。
1.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党委要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列入党委会的首要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季度至少专题学习1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2.教师:教师工作部要强化教师政治把关、理论学习、 培养培训、实践锻炼、师德师风等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社情考察、社会实践锻炼等,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规范人才引进工作程序,严把政治关,做到“凡引必审”。
3.青年学生:组织优秀教师讲师团、大学生骨干宣讲团,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网络巡礼和青年大学习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将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门学科课程。
第三个方面是突出育人工作的政治标准。
主要围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其队伍建设、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把及时发现、重点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纳入高校党委重要工作日程。经常性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着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学生全员全息覆盖,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压到学生中间。
关于队伍建设,强调高校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配备到位、培训到位、激励保障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关于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强调要强化党的具体领导和团的日常指导,配齐配强指导教师,遴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负责人,建立以服务学生、志愿奉献为导向的激励表彰、纪律约束等机制,对违纪违规的学生社团及时予以整改、取缔。
第四个方面是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
要求以深入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着力强化校党委—二级学院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级党建组织体系的政治功能。
1.校党委: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每年在一定范围内对履行党委委员职责情况作出报告。党委会讨论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邀请师生代表列席。
2.二级学院党组织:选优配强院(系)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 的决策内容和程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
3.党支部:以师生结合、专业联合、跨年级整合等方式成立党支部,解决低年级学生党组织“空白点”和对学生政治引领弱化的问题。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后进党支部集中转化、提升、达标。以坚持标准、提高能力为重点,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入职、考核、评优、晋升应由所在单位党支部考察其政治立场、思想素质、师德师风,给出明确意见。
4.党员:加大在本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落实团组织“推优”入党制度,防止只看成绩、分数,或简单用答辩、投票等方式考察评价入党积极分子,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入党。
第五个方面是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
主要提出三项措施,一是把准把严干部的政治标准;二 是预防政治风险;三是严守政治规矩。
1.干部的政治标准。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把准把严干部政治标准,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培养和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
2.预防政治风险。高校党委要经常梳理各项重大决策、各类师生群体、各个高风险领域中存在的敏感性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学生管理、国际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演变为政治风险。
3.严守政治规矩。坚持思想教育、制度规范、责任追究多措并举,增强高校领导干部斗争精神,坚决杜绝和抵制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
第六个方面是涵养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二、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强化执纪问责;四、培育健康的校园政治文化;五、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以党支部为单位每月相对固定时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行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等政治仪式。上级党组织列席督导高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
2.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高校防范校园传教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机制,守好课堂主渠道,严把教材、出版物政治关,加强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尤其是网络阵地的管理。
3.强化执纪问责: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参加会议、专题会商、谈心谈话、检查调研、审核把关、执纪审查、责任追究等方式强化高校政治监督。建立健全日常廉洁教育和重要时间节点廉洁提醒机制,每年至少开展1次集中性警示教育活动,以案示警、举一反三、完善制度。
4.培育健康的校园政治文化: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引领塑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5.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统计,汇聚网络育人正能量。
第七个方面是落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责任。
一是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高校党建总体布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定期督导考核,推动高校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
二是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的政治建设主体责任,明确主责部门,把抓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与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挂钩。
三是高校党委书记履行政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 “书记抓、抓书记”,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职责分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党的政治建设要求贯彻到高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四是高校纪委要督促同级党委切实担负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党内监督主体责任,对落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责任制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予以严肃问责.